From f957fad32dead927e7aba16865275c407f037b7f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=?UTF-8?q?=E6=96=B9=E8=80=8C=E9=9D=99?= Date: Wed, 7 Sep 2022 09:18:20 +0000 Subject: [PATCH] =?UTF-8?q?=E6=95=B4=E7=90=86=E7=AC=AC8=E7=AB=A0=E7=9A=84?= =?UTF-8?q?=E8=AE=B0=E5=8F=B7?= MIME-Version: 1.0 Content-Type: text/plain; charset=UTF-8 Content-Transfer-Encoding: 8bit Signed-off-by: 方而静 --- src/第8章 无限集合.md | 205 ++++++++++++++++++++++-------------------- 1 file changed, 107 insertions(+), 98 deletions(-) diff --git a/src/第8章 无限集合.md b/src/第8章 无限集合.md index 48ff554..a3ba102 100644 --- a/src/第8章 无限集合.md +++ b/src/第8章 无限集合.md @@ -1,34 +1,34 @@ -### 第 8 章 无限集合 +我们在之前研究集合论时首次接触了无限集 $\mathbb N$,但是并没有太多的讨论其性质。现在我们特别对无限集(的基数)进行探讨。 -#### 8.1 可数性 +## 8.1 可数性 - **定义 8.1.1(可数集)**:称集合 $X$ 是可数的,当且仅当 $X$ 和 $\mathbb N $ 有相同的基数。称集合 $X$ 是至多可数的,当且仅当 $X$ 是有限的或是可数的。称集合 $X$ 是不可数的,当且仅当 $X$ 是无限的但不是可数的。 可数集意味着存在一种方式可以给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编号,这使得我们可以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用无限序列的形式表示出来,并施加归纳法。 -- **命题 8.1.2(良序原理)**:设非空集合 $X\subseteq \mathbb N$。那么恰存在一个元素 $n\in X$,使得对于任意 $m\in X$ 有 $n\leq m$。且 $n=\inf(X)$。 +- **命题 8.1.2(良序原理)**:设非空集合 $X\subseteq \mathbb N$。那么恰存在一个元素 $n\in X$,使得对于任意 $m\in X$ 有 $n\leqslant m$。且 $n=\inf(X)$。 称 $n$ 为集合 $X$ 的最小元,记为 $\min(X)$。 - **证明**:唯一性:若 $n,n'$ 都是集合 $X$ 的最小元,那么 $n\leq n'$ 和 $n'\leq n$ 同时成立,得到 $n=n'$。 + **证明**:唯一性:若 $n,n'$ 都是集合 $X$ 的最小元,那么 $n\leqslant n'$ 和 $n'\leqslant n$ 同时成立,得到 $n=n'$。 存在性:设 $n=\inf(X)$,只需证明 $n\in X$ 即可。反证,若 $n\not\in X$: - 首先 $X$ 非空且有下界 $0$,故 $n$ 非 $-\infty,+\infty$ 且为非负实数。根据命题 5.4.10,存在唯一的整数 $A$ 满足 $A\leq nn$,那么 $x\geq A+1$。于是 $A+1$ 也是 $X$ 的下界,矛盾。 + 对于任意 $x\in X$,有 $x\geqslant n$,又 $n\not\in X$,于是 $x>n$,那么 $x\geqslant A+1$。于是 $A+1$ 也是 $X$ 的下界,矛盾。 - **命题 8.1.3**:设无限集 $X\subseteq \mathbb N$,那么存在唯一一个双射 $f:\mathbb N\to X$,满足对于任意 $n\in\mathbb N$,$f(n)< f(n+1)$。 当然,该命题也蕴含了 $X$ 为可数集。 - **证明**:另设函数 $S:\mathbb N\to2^{X}$。根据命题 2.1.7,我们递归定义 $f(n)$ 和 $S(n)$,满足:$S(0)=X$ 和 $f(0)=\min(S(0))$;对于 $n\geq 0$,$S(n+1)=S(n)\setminus{f(n)}$ 和 $f(n+1)=\min(S(n+1))$。递归定义过程中可以归纳证明 $S(n)$ 始终非空,故 $S(n)$ 和 $f(n)$ 定义合法。 + **证明**:另设函数 $S:\mathbb N\to2^{X}$。根据命题 2.1.7,我们递归定义 $f(n)$ 和 $S(n)$,满足:$S(0)=X$ 和 $f(0)=\min(S(0))$;对于 $n\geqslant 0$,$S(n+1)=S(n)\setminus{f(n)}$ 和 $f(n+1)=\min(S(n+1))$。递归定义过程中可以归纳证明 $S(n)$ 始终非空,故 $S(n)$ 和 $f(n)$ 定义合法。 首先,可以通过反证证明 $\min(S(n))<\min(S(n+1))$ 即 $f(n)\min(S(n))=f(n)$。 - 因为 $f(n)0$ 存在 $K_{0}\geq 0$ 使得对于任意 $K\geq K_{0}$ 有 $\sum\limits_{k=0}^Kf(g(k))\geq L-\varepsilon$。 + 设 $\sum\limits^{\infty}_{k=0}f(g(k))=L$。对于任意 $K\geqslant 0$ 有 $\sum\limits_{k=0}^Kf(g(k))\leqslant L$。对于任意实数 $\varepsilon>0$ 存在 $K_{0}\geqslant 0$ 使得对于任意 $K\geqslant K_{0}$ 有 $\sum\limits_{k=0}^Kf(g(k))\geqslant L-\varepsilon$。 - 先证:$\sum\limits_{n=0}^{\infty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leq L$。 + 先证:$\sum\limits_{n=0}^{\infty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leqslant L$。 - 考虑证明对于任意 $N,M\geq 0$ 有 $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\leq L$,即 $\sum\limits_{p\in\mathbb N_{0}^{N}\times \mathbb N_0^M}f(p)\leq L$。由于 $g^{-1}(\mathbb N_0^N\times \mathbb N_0^M)$ 是有限集,故存在界 $K\geq 0$ 使得 $g^{-1}(\mathbb N_0^N\times \mathbb N_0^M)\subseteq \mathbb N_0^K$。于是: + 考虑证明对于任意 $N,M\geqslant 0$ 有 $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\leqslant L$,即 $\sum\limits_{p\in\mathbb N_{..N}\times \mathbb N_{..M}}f(p)\leqslant L$。由于 $g^{-1}(\mathbb N_{..N}\times \mathbb N_{..M})$ 是有限集,故存在界 $K\geqslant 0$ 使得 $g^{-1}(\mathbb N_{..N}\times \mathbb N_{..M})\subseteq \mathbb N_{..K}$。于是: $$ -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=\sum\limits_{p\in \mathbb N_0^N\times \mathbb N_0^M}f(p)=\sum\limits_{k\in g^{-1}(\mathbb N_0^N\times \mathbb N_0^M)}f(g(k))\leq \sum\limits_{k\in \mathbb N_0^K}f(g(k))=\sum\limits_{k=0}^Kf(g(k))\leq L +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=\sum\limits_{p\in \mathbb N_{..N}\times \mathbb N_{..M}}f(p)=\sum\limits_{k\in g^{-1}(\mathbb N_{..N}\times \mathbb N_{..M})}f(g(k))\leqslant \sum\limits_{k\in \mathbb N_{..K}}f(g(k))=\sum\limits_{k=0}^Kf(g(k))\leqslant L $$ - 类似地证明出 $\left(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\right)_{M=0}^{\infty}$ 有上界 $L$,又由于它单增,所以它收敛。然后: + 类似地证明出 $\left(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\right)_{M=0}^{\infty}$ 有上界 $L$,又由于它单增,所以它收敛。然后有, $$ -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=\sum\limits_{n=0}^N\lim\limits_{M\to\infty}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=\lim\limits_{M\to\infty}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\leq L +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=\sum\limits_{n=0}^N\lim\limits_{M\to\infty}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=\lim\limits_{M\to\infty}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\leqslant L $$ - 最后一个等号是引理 7.1.7,最后一个 $\leq$ 是因为 $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$ 有上界 $L$。 + 最后一个等号是引理 7.1.7,最后一个 $\leqslant$ 是因为 $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Mf(n,m)$ 有上界 $L$。 - 进一步,由于 $\left(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right)_{N=0}^{\infty}$ 单增且具有上界 $L$,于是存在 $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=\lim\limits_{N\to\infty}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$ 且 $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leq L$。 + 进一步,由于 $\left(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right)_{N=0}^{\infty}$ 单增且具有上界 $L$,于是存在 $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=\lim\limits_{N\to\infty}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$ 且 $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leqslant L$。 再证:$\sum\limits_{n=0}^{\infty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=L$。 - 设 $\varepsilon>0$ 是任意正实数,只需证明存在 $N_0\geq 0$ 使得对于任意 $N\geq N_0$ 有 $\sum\limits_{n=0}^{N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geq L-\varepsilon$。 + 设 $\varepsilon>0$ 是任意正实数,只需证明存在 $N_0\geqslant 0$ 使得对于任意 $N\geqslant N_0$ 有 $\sum\limits_{n=0}^{N}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geqslant L-\varepsilon$。 - 存在 $K\geq 0$ 使得 $\sum\limits_{k=0}^Kf(g(k))\geq L-\varepsilon$。可以归纳证明,存在 $N_0,M_0$ 使得 $g(\mathbb N_0^K)\subseteq \mathbb N_0^{N_0}\times \mathbb N_0^{M_0}$。那么对于任意 $N\geq N_0$,有: + 存在 $K\geqslant 0$ 使得 $\sum\limits_{k=0}^Kf(g(k))\geqslant L-\varepsilon$。可以归纳证明,存在 $N_0,M_0$ 使得 $g(\mathbb N_{..K})\subseteq \mathbb N_{..N_0}\times \mathbb N_{..M_0}$。那么对于任意 $N\geqslant N_0$,有: $$ -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geq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{M_0}f(n,m)\geq \sum\limits_{n=0}^{N_0}\sum\limits_{m=0}^{M_0}f(n,m)=\sum\limits_{p\in \mathbb N_0^{N_0}\times \mathbb N_0^{M_0}}f(p)\geq \sum\limits_{p\in g(\mathbb N_0^K)}f(p)=\sum\limits_{k\in\mathbb N_0^K}f(g(k))\geq L-\varepsilon +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f(n,m)\geqslant \sum\limits_{n=0}^N\sum\limits_{m=0}^{M_0}f(n,m)\geqslant \sum\limits_{n=0}^{N_0}\sum\limits_{m=0}^{M_0}f(n,m)=\sum\limits_{p\in \mathbb N_{..N_0}\times \mathbb N_{..M_0}}f(p)\geqslant \sum\limits_{p\in g(\mathbb N_{..K})}f(p)=\sum\limits_{k\in\mathbb N_{..K}}f(g(k))\geqslant L-\varepsilon $$ 证毕。 第二部分:当 $f(n,m)$ 可以为负时。 - 构造 $f_+:\mathbb N\times \mathbb N\to \mathbb R$ 和 $f_-:f:\mathbb N\times \mathbb N\to \mathbb R$,满足 $f_+(n,m):=\begin{cases}f(n,m)&\text{if }f(n,m)> 0\\0&\text{otherwise}\end{cases}$ 和 $f_-(n,m):=\begin{cases}-f(n,m)&\text{if }f(n,m)<0\\0&\text{otherwise}\end{cases}$,那么 $f_+(n,m)$ 和 $f_-(n,m)$ 都非负且 $f(n,m)=f_+(n,m)-f_-(n,m)$。 + 构造 $f_+:\mathbb N\times \mathbb N\to \mathbb R$ 和 $f_-:f:\mathbb N\times \mathbb N\to \mathbb R$,满足 $f_+(n,m):=\begin{cases}f(n,m)&\text{如果 }f(n,m)> 0\\0&\text{否则}\end{cases}$ 和 $f_-(n,m):=\begin{cases}-f(n,m)&\text{如果 }f(n,m)<0\\0&\text{否则}\end{cases}$,那么 $f_+(n,m)$ 和 $f_-(n,m)$ 都非负且 $f(n,m)=f_+(n,m)-f_-(n,m)$。 根据 $\sum\limits^{\infty}_{k=0}f(g(k))$ 绝对收敛,易证 $\sum\limits^{\infty}_{k=0}f_+(g(k))$ 和 $\sum\limits^{\infty}_{k=0}f_+(g(k))$ 都绝对收敛(从而收敛)。 @@ -151,7 +151,7 @@ - **引理 8.2.5**:设至多可数的集合 $X$ 和函数 $f:X\to\mathbb R$,那么 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$ 是绝对收敛的当且仅当 $\sup\left\{\sum\limits_{x\in A}|f(x)|:A\subseteq X,A\text{是有限集}\right\}<\infty$。 - **证明**:略。 + **证明**://补充证明概述 - **定义 8.2.6**:设集合 $X$ 和函数 $f:X\to\mathbb R$。称级数 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$ 是绝对收敛的,当且仅当 $\sup\left\{\sum\limits_{x\in A}|f(x)|:A\subseteq X,A\text{是有限集}\right\}<\infty$。 @@ -161,9 +161,9 @@ **证明**:根据定义,设 $M:=\sup\left\{\sum\limits_{x\in A}|f(x)|:A\subseteq X,A\text{是有限集}\right\}$ 为非负实数。 - 定义序列 $(A_n)_{n=1}^{\infty}$ 满足 $A_n:=\{x\in X:|f(x)|\geq \frac1n\}$。那么 $A_n$ 为基数不超过 $Mn$ 的有限集:若 $A_n$ 为有限集且基数大于 $Mn$,那么可以归纳证明 $\sum\limits_{x\in A_n}|f(x)|>Mn\times \frac1n=M$,与 $M$ 的定义矛盾;若 $A_n$ 为无限集,那么可以证明 $A_n$ 存在一个子集满足它是有限集且基数大于 $Mn$(对 $Mn$ 归纳),那么也矛盾。 + 定义序列 $(A_n)_{n=1}^{\infty}$ 满足 $A_n:=\left\{x\in X:|f(x)|\geqslant \frac1n\right\}$。那么 $A_n$ 为基数不超过 $Mn$ 的有限集:若 $A_n$ 为有限集且基数大于 $Mn$,那么可以归纳证明 $\sum\limits_{x\in A_n}|f(x)|>Mn\times \frac1n=M$,与 $M$ 的定义矛盾;若 $A_n$ 为无限集,那么可以证明 $A_n$ 存在一个子集满足它是有限集且基数大于 $Mn$(对 $Mn$ 归纳),那么也矛盾。 - 又可以证明,$\{x\in X:f(x)\neq 0\}=\bigcup_{n\in\mathbb N_{1}^{\infty}}A_n$,再根据命题 8.1.13 即可得证。 + 随后我们可以证明,$\left\{x\in X:f(x)\neq 0\right\}=\bigcup_{n\in\mathbb N_{1..}}A_n$,再根据命题 8.1.13 即可得证。 - **定义 8.2.8**:设集合 $X$ 和函数 $f:X\to\mathbb R$。若级数 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$ 是绝对收敛的,则定义其值为 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:=\sum\limits_{x\in X:f(x)\neq 0}f(x)$。 @@ -175,27 +175,35 @@ - **引理 8.2.9(有限集合上级数的定义是相容的)**:设 $X$ 是基数为 $n$ 的集合和函数 $f:X\to\mathbb R$。在定义 7.1.3 的基础上,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=\sum\limits_{x\in X:f(x)\neq 0}f(x)$。 - **证明**:根据命题 7.1.4,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=\sum\limits_{x\in X:f(x)\neq 0}f(x)+\sum\limits_{x\in X:f(x)=0}f(x)$,可以归纳证明 $\sum\limits_{x\in X:f(x)=0}f(x)=0$。 + **证明**:根据命题 7.1.4,有 + + $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=\sum\limits_{x\in X:f(x)\neq 0}f(x)+\sum\limits_{x\in X:f(x)=0}f(x)$$ + + 可以归纳证明 $\sum\limits_{x\in X:f(x)=0}f(x)=0$。 - **引理 8.2.10(可数集上级数的定义是相容的)**:设 $X$ 是可数集和函数 $f:X\to\mathbb R$。若级数 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$ 是绝对收敛的,在定义 8.2.1 的基础上,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=\sum\limits_{x\in X:f(x)\neq 0}f(x)$。 **证明**:存在 $g:\mathbb N\to X$ 是双射,那么 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=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f(g(n))$。令 $A:=\{x\in X:f(x)\neq 0\}$。 - 若 $A$ 是有限集,那么 $g^{-1}(A)$ 有上界 $N_0$,可以归纳证明对于任意 $N\geq N_0$ 有 $\sum\limits_{n=0}^Nf(g(n))=\sum\limits_{x\in A}f(x)$,于是 $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f(g(n))=\sum\limits_{x\in A}f(x)$。 + 若 $A$ 是有限集,那么 $g^{-1}(A)$ 有上界 $N_0$,可以归纳证明对于任意 $N\geqslant N_0$ 有 $\sum\limits_{n=0}^Nf(g(n))=\sum\limits_{x\in A}f(x)$,于是 $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f(g(n))=\sum\limits_{x\in A}f(x)$。 + + 若 $A$ 是可数集,那么 $g^{-1}(A)\subseteq \mathbb N$ 也是可数集,根据命题 8.1.3,存在双射 $h:\mathbb N\to g^{-1}(A)$,满足对于任意 $m\geqslant 0$ 有 $h(m)0$ 为任意正实数,那么存在 $N_0\geq n$ 使得对于任意 $N\geq N_0$ 有 $|S_N-L|\leq\varepsilon$。根据引理 6.6.3,存在 $M_0\geq 0$ 使得 $h(M_0)\geq N_0$,那么对于任意 $M\geq M_0$,$|S'_M-L|=|S_{h(M)}-L|\leq\varepsilon$。 + $$S_{h(M+1)}=S_{h(M)}+\sum_{n=h(M)+1}^{h(M+1)-1}(f\circ g)(n)+(f\circ g)(h(M+1))=S'_{M}+(f\circ g\circ h)(M+1)=S'_{M+1}$$ + + 设 $L:=\sum\limits^{\infty}_{n=0}(f\circ g)(n)$。设 $\varepsilon>0$ 为任意正实数,那么存在 $N_0\geqslant n$ 使得对于任意 $N\geqslant N_0$ 有 $|S_N-L|\leqslant\varepsilon$。根据引理 6.6.3,存在 $M_0\geqslant 0$ 使得 $h(M_0)\geqslant N_0$,那么对于任意 $M\geqslant M_0$,$|S'_M-L|=|S_{h(M)}-L|\leqslant\varepsilon$。 于是 $\sum\limits^{\infty}_{m=0}(f\circ g\circ h)(m)=L$,证毕。 -//习题:我想的引理 8.2.10 的证明有点麻烦,slc 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证法。 +//习题:我想的引理 8.2.10 的证明有点麻烦,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证法。 - **命题 8.2.11(绝对收敛级数的算律)**:设集合 $X$ 和函数 $f:X\to\mathbb R,g:X\to\mathbb R$,满足 $\sum\limits_{x\in X}f(x)$ 和 $\sum\limits_{x\in X}g(x)$ 都绝对收敛。 @@ -211,15 +219,15 @@ //我们曾在第7章的...地方说过…… -- **引理 8.2.12**:设级数 $\sum\limits_{n=0}^{\infty}a_n$ 条件收敛但不绝对收敛。定义 $A_+:=\{n\in\mathbb N:a_n\geq 0\}$ 和 $A_-:\{n\in \mathbb N:a_n<0\}$,于是 $A_+\cup A_-=\mathbb N$ 且 $A_+\cap A_-=\varnothing$。 +- **引理 8.2.12**:设级数 $\sum\limits_{n=0}^{\infty}a_n$ 条件收敛但不绝对收敛。定义 $A_+:=\{n\in\mathbb N:a_n\geqslant 0\}$ 和 $A_-:\{n\in \mathbb N:a_n<0\}$,于是 $A_+\cup A_-=\mathbb N$ 且 $A_+\cap A_-=\varnothing$。 证明 $A_+$ 和 $A_-$ 都是可数集。 - 根据命题 8.1.3,存在双射 $f_+:\mathbb N\to A_+$ 和 $f_-:\mathbb N\to A_-$,满足对于任意 $m\geq 0$ 有 $f_+(m)0$ 是任意正实数。存在 $M\geq 0$ 使得对于任意 $m\geq M$ 有 $|a_{f(m)}|\leq\varepsilon$。 + 设 $\varepsilon>0$ 是任意正实数。存在 $M\geqslant 0$ 使得对于任意 $m\geqslant M$ 有 $|a_{f(m)}|\leqslant\varepsilon$。 - 由于 $L'n_{\min}}^{\infty}10^{-n}=10^{-n_{\min}-1}\frac{1}{1-10^{-1}}<10^{-n_\min}$,于是 $\sum\limits_{n\in C}10^{-n}\neq \sum\limits_{n\in D}10^{-n}$。证毕。 + $$\sum\limits_{n\in C}10^{-n}\geqslant 10^{-n_0}\\\sum\limits_{n\in D}10^{-n}\leqslant \sum\limits_{n\in \mathbb N_{n_0+1..}}10^{-n}=\sum\limits_{n>n_0}^{\infty}10^{-n}=10^{-n_0-1}\frac{1}{1-10^{-1}}<10^{-n_0}$$ + + 于是 $\sum\limits_{n\in C}10^{-n}\neq \sum\limits_{n\in D}10^{-n}$。证毕。 // - **定义 8.3.4**:设 $A$ 和 $B$ 是集合。称 $A$ 的基数小于等于 $B$ 的基数,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单射 $f:A\to B$。 -容易发现,当 $A$ 和 $B$ 是有限集时,$A$ 的基数小于等于 $B$ 的基数当且仅当 $\#(A)\leq \#(B)$,故定义 8.3.4 在有限集上也是相容的。 +容易发现,当 $A$ 和 $B$ 是有限集时,$A$ 的基数小于等于 $B$ 的基数当且仅当 $\#(A)\leqslant \#(B)$,故定义 8.3.4 在有限集上也是相容的。 容易验证,关于基数的小于等于具有自反性和传递性。 @@ -311,11 +321,11 @@ 考虑递归定义集合 $(D_0)_{n=0}^{\infty}$,满足 $D_0:=B\setminus A$ 且 $D_{n+1}:=f(D_n)$。 - 然后考虑定义 $g:A\to B$,满足 $g(x):=\begin{cases}f^{-1}(x)&\text{if }x\in\bigcup_{n=1}^{\infty}D_n\\x&\text{if }x\not\in\bigcup_{n=1}^{\infty}D_n\end{cases}$。 + 然后考虑定义 $g:A\to B$,满足 $g(x):=\begin{cases}f^{-1}(x)&\text{如果 }x\in\bigcup_{n=1}^{\infty}D_n\\x&\text{如果 }x\not\in\bigcup_{n=1}^{\infty}D_n\end{cases}$。 然后可以证明 $g$ 是双射。故 $A,B$ 具有相同的基数。 -- **定理 8.3.6(Schröder-Bernstein 定理)**:设 $A,B$ 是集合,满足 $A$ 的基数小于等于 $B$ 的基数、$B$ 的基数小于等于 $A$ 的基数,那么 $A,B$ 有相同的基数。 +- **定理 8.3.6(施罗德-伯恩斯坦定理定理)**:设 $A,B$ 是集合,满足 $A$ 的基数小于等于 $B$ 的基数、$B$ 的基数小于等于 $A$ 的基数,那么 $A,B$ 有相同的基数。 **证明**:存在 $f:B\to A$ 和 $g:A\to B$ 是单射。那么 $g(A)\subseteq B$,且 $(g\circ f)$ 是 $B\to g(A)$ 的单射。于是根据引理 8.3.4,可知 $B$ 和 $g(A)$ 具有相同的基数,从而 $B$ 和 $A$ 具有相同的基数。 @@ -332,9 +342,9 @@ **证明**:略。 -#### 8.4 选择公理 +## 8.4 选择公理 -//前言 +//导言 - **定义 8.4.1(无限笛卡尔积)**:设 $I$ 是任意集合,且对于任意 $\alpha\in I$,都存在一个集合 $X_{\alpha}$。那么我们定义集族 $\{X_{\alpha}:\alpha\in I\}$ 的笛卡尔积为 $\prod_{\alpha\in I}X_{\alpha}:=\left\{(x_{\alpha})_{\alpha\in I}\in \left(\bigcup\limits_{\alpha\in I}X_{\alpha}\right)^{I}:\forall_{\alpha\in I},x_{\alpha}\in X_{\alpha}\right\}$。 - **公理 8.4.2(选择公理)**:设 $I$ 是任意集合,且对于任意 $\alpha\in I$,都存在一个非空集合 $X_{\alpha}$。那么 $\prod_{\alpha\in I}X_{\alpha}$ 非空,即存在一个映射 $(x_{\alpha})_{\alpha\in I}$,使得 $x_\alpha\in X_\alpha$。 @@ -343,69 +353,69 @@ - **引理 8.4.3**:设 $E\subseteq \mathbb R$ 且 $E$ 非空,那么存在一个序列 $(a_n)_{n=1}^{\infty}$ 满足它的元素都在 $E$ 中且 $\lim\limits_{n\to\infty}a_n=\sup (E)$。 - **证明**:令 $L=\sup(E)$。对于每个正整数 $n$,定义集合 $X_n:=\{x\in E:L-\frac1n\leq x\leq L\}$,由于 $L$ 是 $E$ 的上确界,故 $X_n$ 非空。根据选择公理,可以选出一个序列 $(x_n)_{n=1}^{\infty}$ 满足对于任意 $n\geq 1$ 有 $x_n\in X_n$。容易证明 $\lim\limits_{n\to\infty}x_n=L$。 + **证明**:令 $L=\sup(E)$。对于每个正整数 $n$,定义集合 $X_n:=\{x\in E:L-\frac1n\leqslant x\leqslant L\}$,由于 $L$ 是 $E$ 的上确界,故 $X_n$ 非空。根据选择公理,可以选出一个序列 $(x_n)_{n=1}^{\infty}$ 满足对于任意 $n\geqslant 1$ 有 $x_n\in X_n$。容易证明 $\lim\limits_{n\to\infty}x_n=L$。 选择公理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如下: - **命题 8.4.4**:设 $X$ 和 $Y$ 是集合,且 $P(x,y)$ 是关于任意 $x\in X$ 和 $y\in Y$ 的命题,满足对于任意 $x\in X$ 至少存在一个 $y\in Y$ 使得 $P(x,y)$ 为真。那么存在一个函数 $f:X\to Y$,使得对于任意 $x\in X$ 有 $P(x,f(x))$ 成立。 - **证明**:略。 + **证明**://简述证明 //看回函数的定义,发现和选择公理很像,它说 ”若对于任意x,都存在恰好一个y使得P(x,y)成立,那么存在一个函数f,使得f(x)=y当且仅当P(x,y)成立“,但函数的定义未用到公理,但这里又要一个选择公理,是否意味着当x对应的那个y唯一时就无需用公理而可以直接定义函数,但当y不唯一时我们就得通过选择公理构造一个函数? //对于很多情况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绕过选择公理。例如若 $X_{\alpha}$ 是实数集,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取 $x_{\alpha}=\sup(X_{\alpha})$ 来避免使用选择公理(当然,$\sup(X_{\alpha})$ 不一定属于 $X_{\alpha}$,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证明 $\sup(X_{\alpha})$ 和 $X_{\alpha}$ 中的元素具有同样的我们想要的性质,但是,通过选择公理我们又可以避免这一步骤,所以说利用选择公理会使我们的证明简单一些,但大多是情况下都是可以绕开选择公理的) -#### 8.5 序集 +## 8.5 序集 -- **定义 8.5.1(偏序集)**:偏序集是一个序偶 $(X,\leq_X)$,其中 $X$ 是一个集合,$\leq_X$ 称为序关系,是在 $X$ 上有定义(注意不是 “定义在 $X$ 上的”)的遵从如下性质的二元关系(即对于任意 $x,y\in X$,$x\leq y$ 要么为真,要么为假): +- **定义 8.5.1(偏序集)**:偏序集是一个序偶 $(X,\leqslant_X)$,其中 $X$ 是一个集合,$\leqslant_X$ 称为序关系,是在 $X$ 上有定义(注意不是 “定义在 $X$ 上的”)的遵从如下性质的二元关系(即对于任意 $x,y\in X$,$x\leqslant y$ 要么为真,要么为假): - - 自反性:对于任意 $x\in X$ 有 $x\leq_X x$。 - - 反传递性:若 $x,y\in X$ 满足 $x\leq _X y$ 且 $y\leq_X x$,则 $x=y$。 - - 传递性:若 $x,y,z\in X$ 满足 $x\leq_X y$ 且 $y\leq_X z$,则 $x\leq_X z$。 + - 自反性:对于任意 $x\in X$ 有 $x\leqslant_X x$。 + - 反传递性:若 $x,y\in X$ 满足 $x\leqslant _X y$ 且 $y\leqslant_X x$,则 $x=y$。 + - 传递性:若 $x,y,z\in X$ 满足 $x\leqslant_X y$ 且 $y\leqslant_X z$,则 $x\leqslant_X z$。 - 称 $x<_Xy$ 当且仅当 $x\leq_X y$ 且 $x\neq y$。 + 称 $x<_Xy$ 当且仅当 $x\leqslant_X y$ 且 $x\neq y$。 - 一般我们在明确定义的情况下,用 $\leq$ 代替 $\leq_X$,用 $<$ 代替 $<_X$。 + 一般我们在明确定义的情况下,用 $\leqslant$ 代替 $\leqslant_X$,用 $<$ 代替 $<_X$。 -有时,不严谨地,在 $\leq$ 的定义明显时,我们会把 $X$ 直接叫作偏序集。下述定义中也有类似的情况。 +有时,不严谨地,在 $\leqslant$ 的定义明显时,我们会把 $X$ 直接叫作偏序集。下述定义中也有类似的情况。 -- **定义 8.5.2(全序集)**:设 $(X,\leq)$ 是偏序集。称其是全序集,当且仅当对于任意 $x,y\in X$,$x\leq y$ 和 $y\leq x$ 中有至少一个为真。 -- **定义 8.5.3(最小元和最大元)**:设 $(X,\leq)$ 是偏序集。称 $x$ 是 $(X,\leq)$ 的最小元,当且仅当 $x\in X$ 且不存在 $y\in X$ 使得 $yx$。 -- **定义 8.5.4(良序集)**:设 $(X,\leq )$ 是全序集。称其是良序集,当且仅当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 满足 $Y$ 非空,$(Y,\leq)$ 都有最小元。 +- **定义 8.5.2(全序集)**:设 $(X,\leqslant)$ 是偏序集。称其是全序集,当且仅当对于任意 $x,y\in X$,$x\leqslant y$ 和 $y\leqslant x$ 中有至少一个为真。 +- **定义 8.5.3(最小元和最大元)**:设 $(X,\leqslant)$ 是偏序集。称 $x$ 是 $(X,\leqslant)$ 的最小元,当且仅当 $x\in X$ 且不存在 $y\in X$ 使得 $yx$。 +- **定义 8.5.4(良序集)**:设 $(X,\leqslant )$ 是全序集。称其是良序集,当且仅当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 满足 $Y$ 非空,$(Y,\leqslant)$ 都有最小元。 各种序集有很多基本性质,我们罗列其中几个如下: -- **引理 8.5.5**:设 $(X,\leq)$ 是偏序集,那么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,$(Y,\leq)$ 也是偏序集。 +- **引理 8.5.5**:设 $(X,\leqslant)$ 是偏序集,那么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,$(Y,\leqslant)$ 也是偏序集。 - 设 $(X,\leq)$ 是全序集,那么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,$(Y,\leq)$ 也是全序集。 + 设 $(X,\leqslant)$ 是全序集,那么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,$(Y,\leqslant)$ 也是全序集。 - 设 $(X,\leq)$ 是良序集,那么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,$(Y,\leq)$ 也是良序集。 + 设 $(X,\leqslant)$ 是良序集,那么对于任意 $Y\subseteq X$,$(Y,\leqslant)$ 也是良序集。 **证明**:根据定义可知。 -- **引理 8.5.6**:设 $(X,\leq)$ 是全序集,那么 $(X,\leq)$ 至多只能有一个最小元和一个最大元。 +- **引理 8.5.6**:设 $(X,\leqslant)$ 是全序集,那么 $(X,\leqslant)$ 至多只能有一个最小元和一个最大元。 **证明**:反证即可。 -- **引理 8.5.7**:设 $(X,\leq)$ 是全序集且 $X$ 是有限的,那么 $(X,\leq)$ 为良序集。 +- **引理 8.5.7**:设 $(X,\leqslant)$ 是全序集且 $X$ 是有限的,那么 $(X,\leqslant)$ 为良序集。 **证明**:通过归纳证明每个有限全序集都存在最小元(和最大元)。 良序集的一个优点是,它直接服从强归纳原理。 -- **命题 8.5.6(强归纳原理)**:设 $(X,\leq)$ 是良序集,且 $P(n)$ 是关于任意 $n\in X$ 的命题。假设对于任意 $n\in X$ 都有 “若对于任意 $m\in X$ 且 $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