$\renewcommand{\overgroup}[1]{\overparen{#1}}$ ## 10.1 基本定义 - **定义 10.1.1(在一点处的可微性)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x_0\in X$ 且是 $X$ 的聚点(非孤立点),$f:X\to\mathbb R$ 是函数。 称 $f$ 在 $x_0$ 处可微且具有导数 $L$,记作 $f'(x_0):=L$,当且仅当 $\lim\limits_{x\to x_0}\dfrac{f(x)-f(x_0)}{x-x_0}$ 收敛到 $L$。 若极限不存在,或 $x_0\not\in X$,或 $x_0$ 不是 $X$ 的聚点,则称 $f$ 在 $x_0$ 处不可微。 - **命题 10.1.2(牛顿逼近)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x_0\in X$ 且是 $X$ 的聚点,$f:X\to \mathbb R$ 是函数,$L$ 是实数。 那么 $f$ 在 $x_0$ 处可微且导数为 $L$,当且仅当,对于任意 $\varepsilon>0$,都存在 $\delta>0$,使得对于任意 $x\in X$ 且 $|x-x_0|\leq\delta$,都有 $|f(x)-(f(x_0)+L(x-x_0))|\leq\varepsilon|x-x_0|$。 **证明**:根据定义可得。 - **命题 10.1.3(可微性蕴含连续性)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x_0\in X$ 且是 $X$ 的聚点,$f:X\to\mathbb R$ 是函数。若 $f$ 在 $x_0$ 处可微,则 $f$ 在 $x_0$ 处连续。 **证明**:设 $f$ 在 $x_0$ 处导数为 $L$。 设 $\varepsilon>0$ 是任意正实数。任取 $\varepsilon'>0$,根据命题 10.1.2,存在 $0<\delta\leq \frac \varepsilon {\varepsilon'+|L|}$,使得对于任意 $x\in X$ 且 $|x-x_0|\leq \delta$,都有 $|f(x)-(f(x_0)+L(x-x_0))|\leq\varepsilon'|x-x_0|$,得到 $|f(x)-f(x_0)|\leq(\varepsilon'+|L|)|x-x_0|\leq (\varepsilon'+|L|)\delta\leq \varepsilon$。证毕。 连续不一定可微。例如绝对值函数 $f(x):=|x|$ 在 $0$ 处连续但不可微。另一个反例是,构造 $f:[0,+\infty)\to \mathbb R$ 满足 $f(x):=\begin{cases}x&\exists_{n\text{为正偶数}},x=\frac1n\\-x&\exists_{n为正奇数},x=\frac1n\\0&\text{true}\end{cases}$,那么 $f$ 同样是在 $0$ 处连续但不可微(斜率存在 $0,-1,1$ 三种)的。”图像有切线“ 也不一定可微,因为切线可能是垂直的,例如 $f(x):=\sqrt x$ 在 $0$ 处就连续但不可微。 连续(极限)和微分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:考虑函数 $f$ 在 $x_0$ 处是连续的,其实等价于 $f(x)=f(x_0)+o(1),x\to x_0$;而 $f$ 在 $x_0$ 处有导数 $f'(x_0)$,就等价于 $f(x)=f(x_0)+f'(x_0)(x-x_0)+o(x-x_0),x\to x_0$。这说明 “极限” 实际上描述了 $f$ 在 $x_0$ 附近的常数近似(从而 ”连续“ 或 ”有极限“ 是在说明 $f$ 在 $x_0$ 附近有常数近似),而 “微分” 实际上描述了 $f$ 在 $x_0$ 附近的线性近似(从而 ”可微“ 是在说明 $f$ 在 $x_0$ 附近有线性近似),进一步地,如果存在 $a_0,a_1,\cdots,a_n$ 使得 $f(x)=a_0+a_1(x-x_0)+a_2(x-x_0)^2+\cdots+a_n(x-x_0)^n+o((x-x_0)^n)$,我们就找到了 $f$ 在 $x_0$ 附近的多项式近似(注意这与所谓的 ”高阶导数“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)。所以无论如何,极限、导数、多项式近似,都是为了用更简单的方式刻画 $f$ 在某一点附近的函数性质。当然,作为推论,可微性蕴含连续性是极其合理的。 可微函数的导函数不一定连续:$f(x):=\begin{cases}x^2\sin \frac 1x &x\neq 0\\0&x=0\end{cases}$,其导数为 $f'(x)=\begin{cases}2x\sin \frac 1x-\cos \frac 1x&x\neq 0\\0& x=0\end{cases}$,那么对于任意正整数 $k$ 有 $f'(\frac 1{2k\pi})=\frac{1}{k\pi}\sin(2k\pi)-\cos(2k\pi)=-1$,则 $f'$ 在 $0$ 处不连续。 - **定义 10.1.4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f:X\to \mathbb R$ 是函数。称 $f$ 是可微的,当且仅当对于任意 $x_0\in X$ 且是 $X$ 的聚点,都有 $f$ 在 $x_0$ 处可微。 - **推论 10.1.5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f:X\to \mathbb R$ 是函数。若 $f$ 是可微的,则 $f$ 是连续的。 **证明**:联合定义 10.1.4 和 “$f$ 在任何孤立点 $x_0$ 处都连续” 这一事实。 - **定理 10.1.6(微分算律)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x_0\in X$ 且是 $X$ 的聚点,$f:X\to\mathbb R$ 和 $g:X\to \mathbb R$ 是函数。 1. 若 $f$ 是常值函数,则 $f$ 可微且 $f'(x_0)=0$。 2. 若对于任意 $x\in X$ 有 $f(x)=x$,则 $f$ 可微且 $f'(x_0)=1$。 3. 若 $f,g$ 在 $x_0$ 处均可微,则 $f+g$ 也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(f+g)'(x_0)=f'(x_0)+g'(x_0)$。 4. 若 $f,g$ 在 $x_0$ 处均可微,则 $f-g$ 也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(f-g)'(x_0)=f'(x_0)-g'(x_0)$。 5. 设 $c$ 是实数。若 $f$ 在 $x_0$ 处可微,则 $cf$ 也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(cf)'(x_0)=cf'(x_0)$。 6. 若 $f,g$ 在 $x_0$ 处均可微,则 $fg$ 也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(fg)'(x_0)=f'(x_0)g(x_0)+f(x_0)g'(x_0)$。 7. 若 $g$ 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g(x_0)\neq 0$,则 $\frac1g$ 也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\left(\frac1g\right)'(x_0)=-\frac{g'(x_0)}{g^2(x_0)}$。 8. 若 $f,g$ 在 $x_0$ 处均可微,且 $g(x_0)\neq 0$,则 $\frac fg$ 也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\left(\frac fg\right)'(x_0)=\frac{f'(x_0)g(x_0)-f(x_0)g'(x_0)}{g^2(x_0)}$。 **证明**:使用函数的极限算律即可。以 10.1.6.8 的证明为例: $$ \begin{aligned} \left(\frac{f}{g}\right)'(x_0)&=\lim\limits_{x\to x_0}\frac{\frac{f(x)}{g(x)}-\frac{f(x_0)}{g(x_0)}}{x-x_0}\\ &=\lim\limits_{x\to x_0}\frac{\frac{f(x)g(x_0)-f(x_0)g(x)}{x-x_0}}{g(x)g(x_0)}\\ &=\frac{\lim\limits_{x\to x_0}\frac{(f(x)g(x_0)-f(x_0)g(x_0))-(f(x_0)g(x)-f(x_0)g(x_0))}{x-x_0}}{g^2(x_0)}\\ &=\frac{\left(\lim\limits_{x\to x_0}g(x_0)\frac{f(x)-f(x_0)}{x-x_0}\right)-\left(\lim\limits_{x\to x_0}f(x_0)\frac{g(x)-g(x_0)}{x-x_0}\right)}{g^2(x_0)}\\ &=\frac{f'(x_0)g(x_0)-f(x_0)g'(x_0)}{g^2(x_0)} \end{aligned} $$ 当然,正确的方向应该是从后往前推,这样才是正确使用极限算律的方向。 - **定理 10.1.7(链式法则)**:设 $X,Y\subseteq \mathbb R$,$x_0\in X$ 且是 $X$ 的聚点,$f:X\to Y$ 是在 $x_0$ 处可微的函数,$y_0:=f(x_0)\in Y$ 是 $Y$ 的聚点,$g:Y\to \mathbb R$ 是在 $y_0$ 处可微的函数。那么函数 $g\circ f:X\to \mathbb R$ 在 $x_0$ 处可微,且 $(g\circ f)'(x_0)=g'(y_0)f'(x_0)$。 **证明**:设 $k_1:=f'(x_0)$ 和 $k_2:=g'(y_0)$。设 $\varepsilon>0$ 是任意正实数。 存在 $\varepsilon_1,\varepsilon_2>0$ 满足 $\varepsilon_1|k_2|+\varepsilon_2|k_1|+\varepsilon_1\varepsilon_2\leq \varepsilon$(见 5.3.4 的证明)。 存在 $\delta_2>0$ 满足,对于任意 $y\in Y$ 且 $|y-y_0|\leq\delta_2$,记 $\Delta y=|y-y_0|,\Delta z=|g(y)-g(y_0)|$,有 $|\Delta z-k_2\Delta y|\leq\varepsilon_2\Delta y$。 存在 $\delta_1>0$ 满足,对于任意 $x\in X$ 且 $|x-x_0|\leq \delta_1$,记 $\Delta x=|x-x_0|,\Delta y=|f(x)-f(x_0)|$,有 $|\Delta y-k_1\Delta x|\leq \varepsilon_1 \Delta x$。 存在 $\delta_3>0$ 满足,对于任意 $x\in X$ 且 $|x-x_0|\leq\delta_3$,有 $|f(x)-f(x_0)|\leq \delta_2$。 设 $\delta:=\min(\delta_1,\delta_3)$,那么 $\delta>0$。那么对于任意 $x\in X$ 且 $|x-x_0|\leq \delta$,记 $\Delta x=|x-x_0|,\Delta y=|f(x)-f(x_0)|,\Delta z=|g(f(x))-g(f(x_0))|$,有 $\Delta x\leq \delta_1,\Delta y\leq \delta_2$,从而 $|\Delta y-k_1\Delta x|\leq \varepsilon_1 \Delta x$ 且 $|\Delta z-k_2\Delta y|\leq\varepsilon_2\Delta y$,那么: $$ \begin{aligned} |\Delta z-k_2\Delta y|&\leq\varepsilon_2\Delta y\\ |\Delta z-k_2k_1\Delta x|&\leq \varepsilon_2\Delta y+|k_2|\varepsilon_1\Delta x\\ &\leq \varepsilon_2(|k_1|\Delta x+\varepsilon_1\Delta x)+|k_2|\varepsilon_1 \Delta x\\ &=(\varepsilon_1|k_2|+\varepsilon_2|k_1|+\varepsilon_1\varepsilon_2)\Delta x\\ &\leq \varepsilon\Delta x \end{aligned} $$ ## 10.2 局部极值和导数 - **定义 10.2.1(局部极值)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f:X\to \mathbb R$ 是函数,$x_0\in X$。 称 $f$ 在 $x_0$ 处达到局部最大值,当且仅当存在 $\delta>0$ 使得 $f|_{X\cap (x_0-\delta,x_0+\delta)}$ 在 $x_0$ 处达到最大值。 称 $f$ 在 $x_0$ 处达到局部最小值,当且仅当存在 $\delta>0$ 使得 $f|_{X\cap (x_0-\delta,x_0+\delta)}$ 在 $x_0$ 处达到最小值。 显然 $f$ 的孤立点是同时达到局部最大值和局部最小值的。 - **命题 10.2.2(局部极值是稳定的)**:设 $a,b\in\mathbb R$ 且 $a0$ 使得对于任意 $x\in (a,b)$ 且 $|x-x_0|\leq\delta_1$ 有 $f(x)\leq f(x_0)$。 反证。若 $f'(x_0)\neq0$。不妨设 $f'(x_0)>0$,记为 $L$。 任取 $0<\varepsilon0$,使得对于任意 $x\in (a,b)$ 且 $|x-x_0|\leq \delta_2$,都有 $\left|\frac{f(x)-f(x_0)}{x-x_0}-L\right|\leq\varepsilon$,于是一定有 $\frac{f(x)-f(x_0)}{x-x_0}>0$。 存在 $x_0f(x_0)$ 和 $f(x)\leq f(x_0)$,矛盾。 在命题 10.2.2 中,用闭区间 $[a,b]$ 代替 $(a,b)$,该命题不一定成立。因为当区间的端点是局部极值时,其导数不一定为 $0$。 该命题的逆命题也不一定成立,导数为 $0$ 并不一定是局部极值,而应当出现导数正负性变化才行,例如 $f(x):=x^3$ 在 $0$ 处导数为 $0$ 但并非局部极值。 - **定理 10.2.3(罗尔定理)**:设 $a,b\in\mathbb R$ 且 $aM(y-x)$。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,存在 $z\in(x,y)$ 使得 $f'(z)=\frac{f(y)-f(x)}{y-x}$,那么 $|f'(z)|>M$,矛盾。 - **推论 10.2.6**:设 $f:I\to\mathbb R$ 是实区间 $I$ 上的连续函数,$\overgroup I=I\setminus\{\inf I,\sup I\}$,满足 $f$ 在任意 $x\in \overgroup I$ 处可微且 $|f'(x)|\leq M$。那么 $f$ 是一致连续函数。 - **引理 10.2.7**:设 $F:I\to\mathbb R$ 和 $G:I\to\mathbb R$ 都是实区间 $I$ 上的连续函数,它们在任意 $x\in \overgroup I$ 处可微且导数相同。那么存在 $C\in\mathbb R$,使得对于任意 $x\in I$ 有 $G(x)=F(x)+C$。 **证明**:考虑函数 $H=G-F$,再结合命题 10.2.5。 事实上,罗尔定理可以推广到无限区间。 - **定理 10.2.8(广义罗尔定理)**:设 $a,b\in \mathbb R^*$ 且 $a< b$,$f:(a,b)\to\mathbb R$ 是可微函数,且 $\lim\limits_{x\to a}f(x)=\lim\limits_{x\to b}f(x)=A\in\mathbb R\cup\{\pm\infty\}$。那么存在 $x\in(a,b)$ 使得 $f'(x)=0$。 **证明**:只证明 $a=-\infty,b=+\infty$ 的情况。排除 $f$ 是常值函数的特殊情况,那么存在 $x_0\in\mathbb R$ 使得 $f(x_0)\neq A$。不妨假设 $f(x_0)f(x_0)$。不妨假设 $f(x_0)0$。 若 $n$ 是偶数,则 $x_0$ 是 $f$ 的严格极小值点;若 $n$ 是奇数,则 $f$ 在 $x_0$ 附近严格单调增。 **证明**:$n$ 阶导数 $>0$,说明 $n-1$ 阶导函数在 $x_0$ 附近左侧为负、右侧为正,说明 $n-2$ 阶导数在 $x_0$ 处是严格极小值点(从而左右侧附近都为正),说明 $n-3$ 阶导数在 $x_0$ 附近严格单调增(从而附近左侧为负、右侧为正),陷入循环。 对于 $f^{(n)}(x_0)<0$ 的情况,也有类似的结论。 ## 10.7 凸函数 - **定义 10.7.1(凸函数)**:设 $I\subseteq\mathbb R$ 是区间,$f:I\to\mathbb R$ 是函数。称 $f$ 是下凸的,当且仅当对任意 $x_1,x_2\in I \land x_1\neq x_2$ 和 $0(1-t)f(x_1)+tf(x_2)$,记 $x_3=(1-t)x_1+tx_2$,类似引理 10.7.2 的证明,可以证明 $k(x_1,x_3)>k(x_1,x_2)>k(x_3,x_2)$,根据拉格朗日中值定理,存在 $a\in (x_1,x_3),b\in (x_3,x_2)$ 使得 $f'(a)=k(x_1,x_3)>k(x_3,x_2)=f'(b)$,与 $f'$ 单调增矛盾。 严格下凸推严格单调增时,由于极限的非严格保序,所以需要在 $(x_1,x_2)$ 间随便多找一个中间点严格地把 $f'(x_1),f'(x_2)$ 隔开。而严格单调增推严格下凸是类似的。 - **推论 10.7.4(凸函数与其二阶导函数)**:设 $I\subseteq\mathbb R$ 是区间,$f:I\to\mathbb R$ 是 $2$ 阶可微函数。那么 $f$ 是下凸函数当且仅当 $f''$ 是恒非负的。若 $f''$ 是恒正的,那么 $f$ 是严格下凸函数。 注意 $f'$ 严格单调增并不能推出 $f''$ 恒正,从而 $f$ 严格下凸并不能推出 $f''$ 恒正。例如 $x^4$ 是严格下凸函数,其导函数 $4x^3$ 是严格单调增的,但其 $2$ 阶导函数 $12x^2$ 就不是恒正的。 - **定义 10.7.5(单侧的可微性)**:设 $X\subseteq \mathbb R$,$x_0\in X$,$f:X\to\mathbb R$ 是函数。 若 $x_0$ 是 $X\cap(-\infty,x_0)$ 的附着点,称 $f$ 在 $x_0$ 处左侧可微且具有左导数 $L$,记作 $f'_-(x_0):=L$,当且仅当 $\lim\limits_{x\to x_0^-}\dfrac{f(x)-f(x_0)}{x-x_0}$ 收敛到 $L$。 若 $x_0$ 是 $X\cap(x_0,+\infty)$ 的附着点,称 $f$ 在 $x_0$ 处右侧可微且具有右导数 $L$,记作 $f'_+(x_0):=L$,当且仅当 $\lim\limits_{x\to x_0^+}\dfrac{f(x)-f(x_0)}{x-x_0}$ 收敛到 $L$。 - **引理 10.7.6**:设 $I\subseteq\mathbb R$ 是区间,$f:I\to\mathbb R$ 是(严格)下凸函数,$\overgroup{I}=I\setminus\{\inf I,\sup I\}$。那么 $f$ 在 $\overgroup I$ 上每点左侧可微且右侧可微,$f'_-(x_0)\leq f'_+(x_0)$ 对任意 $x_0\in \overgroup I$ 成立,且 $f'_-,f'_+$ 均(严格)单调增。 **证明**:设 $x_0\in \overgroup I$,对任意 $x_1,x_2\in I\land x_10\\-1&x=0\end{cases}$ 是上凸函数,但在 $0$ 处右侧不可微,且在 $0$ 处也不连续。 - **引理 10.7.8**:设 $I\subseteq\mathbb R$ 是区间,$f:I\to\mathbb R$ 是下凸函数,$\overgroup{I}=I\setminus\{\inf I,\sup I\}$,$x_0\in \overgroup I$。若 $f'_-$ 在 $x_0$ 处连续,那么 $f$ 在 $x_0$ 处可微。 **证明**:对任意 $x\in I$ 且 $x>x_0$,我们知道 $k(x_0,x)\leq f'_-(x)$,而 $\lim\limits_{x\to x_0^+}f_-'(x)=f_-'(x_0)$,那么 $f'_+(x_0)=\lim\limits_{x\to x_0^+}k(x_0,x)\leq f'_-(x_0)$,于是 $f'_+(x_0)=f'_-(x_0)$,$f$ 在 $x_0$ 处可微。 - **推论 10.7.9**:设 $I\subseteq\mathbb R$ 是区间,$f:I\to\mathbb R$ 是下凸函数,那么 $f$ 在至多可数个位置不可微。 **证明**:$f_-'$ 在 $\overgroup I$ 上是单调函数,故 $f_-'$ 的间断点只有可数多个,从而 $f$ 在 $\overgroup I$ 上只有至多可数个位置不可微,即 $f$ 在 $I$ 上也只有至多可数个位置不可微。 凸函数的最值可以借助其导数判断。 - **引理 10.7.10**:设 $I\subseteq\mathbb R$ 是区间,$f:I\to\mathbb R$ 是下凸函数,$\overgroup{I}=I\setminus\{\inf I,\sup I\}$,$S:=\{x\in\overgroup I:f'_-(x)\leq 0\}$。若 $S$ 非空且 $\sup S\neq \sup I$,那么 $S$ 有最大值且 $\max S=\max\{x\in I:x\text{ 是 }f\text{ 的最小值点}\}$。 **证明**:记 $x_0:=\sup S$,那么对任意 $x\in \overgroup I\land x0$,那么可以类似地证明 $f$ 在 $I\cap (x_0,+\infty)$ 上严格单调增,从而 $x_0$ 是 $f$ 的最小值点,且 $x_0$ 右侧不再有任何 $f$ 的最小值点。 注意到引理 10.7.10 中证明 $f$ 在 $x_0$ 左侧单调减时用到了 $f$ 的凸性,但实际上也可以把条件约束变得更强。 - 设 $f$ 是区间上的连续函数,$f$ 在定义域上任意处左侧可微且左导数恒小于等于 $0$,那么 $f$ 是单调减的。 该命题不需要用到 $f$ 的凸性,但仍然是正确的。读者可以尝试自证。 - **定理 10.7.11(凸函数在其任意一条切线之上)**:设 $I\subseteq\mathbb R$ 是区间,$x_0\in I$,$f:I\to\mathbb R$ 是下凸函数,$f$ 在 $x_0$ 处左侧可微。那么对于任意 $x\in I$,$f(x)\geq f(x_0)+f'_-(x_0)(x-x_0)$。 **证明**:定义 $g:I\to\mathbb R$ 满足 $g(x):=f(x)-(f(x_0)+f'_-(x_0)(x-x_0))$。由于 $g$ 是凸函数减一次函数,求导后就是导函数再减去一个常数,从而单调性保持,那么 $g$ 仍然是凸函数。而 $g'_-(x_0)=f'_-(x_0)-f'_-(x_0)=0$,那么 $g(x_0)=0$ 是 $g$ 的最小值。 在推论 10.7.7 中,我们说了 $f$ 在 $\overgroup I$ 上是连续的。接下来我们说明,闭区间上的凸函数在端点处有极限,从而它几乎是连续的(只需把端点处的值修正)。 - **引理 10.7.12**:设 $a,b\in\mathbb R\land aL-\varepsilon$ 的范围内矛盾。 牛顿迭代法适用在凸函数上。 - **定理 10.7.13(牛顿迭代法)**:设 $a,b\in\mathbb R\land a0$,存在序列 $(x_n)_{n=0}^{\infty}$ 满足 $x_{n+1}=x_n-\frac{f(x_n)}{f'(x_n)}$ 对任意 $n$ 成立,且该序列收敛到 $f$ 的唯一零点。 **证明**:归纳地假设 $x_n \in(a,b)$ 且 $f(x_n)\geq 0$。$x_{n+1}$ 是 $f$ 在 $x_n$ 处的切线与 $x$ 轴的交点,由于导数为正,所以 $x_{n+1}\leq x_n$。同时 $x_{n+1}>a$,否则根据函数图像在该切线上方说明函数图像整体在 $x$ 轴上方,矛盾。于是 $x_{n+1}\in(a,b)$,而 $f(x_{n+1})\geq 0$ 是由函数图像在切线上方得到的。 从而 $(x_n)_{n=0}^{\infty}$ 单调有界收敛,设极限为 $x^*$。易证 $x^*\in(a,b)$ 且 $f(x^*)\geq 0$。 由于 $f'$ 在 $(a,b)$ 上是单调的,而根据推论 10.2.11 可知 $f'$ 不存在第一类间断点,而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本身不应该存在第二类间断点,从而 $f'$ 在 $(a,b)$ 上连续,那么 $x-\frac{f(x)}{f'(x)}$ 也在 $(a,b)$ 上有定义且连续,从而: $$ x^*-\frac{f(x^*)}{f'(x^*)}=\lim_{n\to+\infty}x_n-\frac{f(x_n)}{f'(x_n)}=\lim_{n\to+\infty}x_{n+1}=x^* $$ 这蕴含 $f(x^*)=0$。 最后,我们推广凸函数的定义。 - **定义 10.7.14(凸集)**:设 $n$ 是正整数,$C\subseteq\mathbb R^n$,称 $C$ 是凸集,当且仅当对任意 $x_1,x_2\in C$ 和 $t\in(0,1)$,有 $(1-t)x_1+tx_2\in C$。 凸集的几何直观解释是:凸集中任意两点为端点的线段也在 $C$ 中。$\mathbb R$ 中的凸集就是区间。 - **定义 10.7.15(凸函数)**:设 $n$ 是正整数,$C\subseteq\mathbb R^n$ 是凸集,$f:C\to\mathbb R$ 是函数。称 $f$ 是下凸的,当且仅当对任意 $x_1,x_2\in C$ 和 $t\in(0,1)$,有 $f((1-t)x_1+tx_2)\leq(1-t)f(x_1)+tf(x_2)$。称 $f$ 是上凸的,当且仅当 $-f$ 是下凸的。 那么定义 10.7.1 与上述定义是相容的。 - **引理 10.7.16**:设 $n$ 是正整数,$C\subseteq\mathbb R^n$ 是凸集,$f:C\to\mathbb R$ 是函数。那么 $f$ 是下凸的,当且仅当 $\{(x,y):x\in C,y\in \mathbb R,y\geq f(x)\}$ 是凸集。 引理 10.7.16 中所述的集合有时被称为 $f$ 的 “上镜图”。